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简介
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始于1951年创办的冶金与石油装备类专业,于2004年5月18日合并组建为机械工程学院,2008年11月7日更名为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2024年6月27日更名为机械与智能制造学院。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05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28人,博士45人,硕士生导师53人,校外兼职硕士生导师80人,重庆市巴渝引智计划特聘教授4人,巴渝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重庆市学术技术带头人2人,重庆市中青年骨干教师2人,重庆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重庆英才计划创新领军人才1人,宝钢教育优秀教师奖4人,巴渝学者青年学者2人。拥有重庆英才计划创新创业示范团队2个,重庆市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3个,重庆市高校科技创新团队1个。
学院有机械、资源与环境2个硕士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焊接技术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智能制造工程6个本科专业,其中机械电子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焊接技术与工程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和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通过中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现有在校本科生2500余人,硕士研究生近300人。
学院设机械设计制造系、机械电子工程系、焊接工程系、汽车工程系4个教学单位。拥有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环保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重庆市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6个、重庆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重庆市2011协同创新中心1个,重庆市科普基地1个,重庆市重点学科1个,重庆市“三特行动计划”特色学科专业群1个,国际焊接工程师培养基地1个。行政办公用房、实验室总面积12207.5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592.98万元。
近年来,学院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研发专项子课题和省部级科研项目12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2400余万元。获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3项、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4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中国石油和化工自动化行业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中国发明协会一等奖2项、重庆市高校十大优秀科技成果特等奖等科研奖励20项,主办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0余次。专利授权164项(其中发明专利58项),在国内外重要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53篇(其中SCI、EI检索106篇),出版专著5部。
学院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秉承“服务地方经济,依托石油、冶金和机械行业,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强、有创新精神、适应中国制造2025发展战略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办学指导思想,涌现出舍己救人革命烈士李林忠、自立自强典范龚海蛟、创新创业之星刘洪伟、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唐光榜、全国见义勇为勇士和感动重庆十大人物吴英杰等优秀学子。近年来,各专业毕业生就业率均在93%以上,主要就业行业包括石油、冶金、机械、汽车和电力等。
(更新于2024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