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9日,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公示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案例评选结果》,其中学院辅导员覃杰老师牵头撰写的教育案例《上好“四堂课”共植民族团结石榴林》荣获二等奖,全文如下:
一、案例背景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加强和改进党的民族工作,全面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为新时代高校开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工作指明了方向。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各民族要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坚持上好“四堂课”,强化党建培育,引领青年学生认知有高度,实现学生成长成才有力度。
二、主要做法
重庆科技学院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现有少数民族学生163人,涵盖17个民族(其中土家族86人、苗族29人、壮族12人、回族5人、布依族4人、满族4人、彝族4人、瑶族3人、蒙古族3人、仡佬族2人、黎族2人、傣族2人、朝鲜族2人、藏族2人、傈僳族1人、羌族1人、白族1人)。学院始终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教育,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贯穿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坚持立德树人,构建信仰、实践、文化、网络四堂课育人体系,实现“三全育人”。
(一)上好“信仰课”,始终发挥“思政课堂”导向作用
学院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出台制定《学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学院领导干部联系少数民族学生制度》《学院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工作的方案》等文件,利用党史国情主题班会、专题教育、思政课堂等强化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学生爱党爱国爱校。
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坚持不懈开展马克思主义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宣传教育,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新时代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学习、爱国主义与家国情怀教育融进“开学第一课”、“青马工程培训”、“毕业课”及党团日活动等,将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结合,并定期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开展学生党员与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帮扶系列活动,精准掌握学生的学习生活,教育和引导学生不断增强“五个认同”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图1 学院召开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座谈会
(二)上好“实践课”,主动发挥“行走课堂”阵地作用
学院整合实践育人资源、校内校外联动,在实践育人中带领学生实现个人价值、形成群体认同。专业教师、团学干部、辅导员全员参与,促进学生专业实践、社会实践双融育人。学院与四川、深圳、石油行业校企合作全面开展,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教育部供需对接就业育人项目多项,走访企业50余家,与环保产业协会、重庆润通科技等签订实习基地协议10余个。
学院积极开展“三下乡”实践活动,组建“大学生三下乡民族团结实践团”,引导各民族学生开展“民族团结我践行”的实践活动,鼓励大家运用专业知识开展农机维修与讲座、科学普及等活动,在助力乡村振兴一线、抗击疫情、生态环境保护等活动中锻炼。学院还制定《劳动实践育人工作方案》,学生以班级单位参与教室、实验室室内保洁工作,增强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
图2 学院“民族团结实践团”开展三下乡活动
(三)上好“文化课”,生动发挥“第二课堂”浸润作用
文化兴则国运兴,文化强则民族强。学院积极落实上级和学校要求,将专题教育与主题文化活动结合,春风化雨,启智润心。连续多年承办学校主办的清明责任教育、组织学生参与端午爱国教育、中秋感恩教育,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深植学生心灵深处。国家安全宣传周、廉政文化作品征集、“国旗下的思政课”、中华魂征文演讲等一系列专题活动,机械大讲堂、机械之星评比表彰,学校、学院一场又一场专题教育,在文化浸润中,使学生深受感动、倍感振奋。傣族学生杨明扬在中华魂征文中写道:我是一个中国人,我为生在这个时代而自豪和幸福,我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凝聚青春奋进力量,把激励人们奋发向上、奋然向前的“中华魂”精神传承下去。
图3 学生参与思政精品舞台剧《红岩之上》展演
图4 学生参加“红五月”大合唱比赛
学院将“文化育人”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充分发挥组织作用,不断完善机制,注重少数民族学生干部培养和选拔,促进少数民族学生成长成才。
图5 学院召开少数民族学生干部交流会
(四)上好“网络课”,积极发挥网络课堂宣传作用
广大青年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学校赵明阶校长说,“学生在哪里,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00后大学生是互联网‘原住民’,我们要把网络育人‘做到家’”。学院坚持“搭平台,建机制,强阵地,发声音”,着力打造“指尖阵地”,以互联网为载体,积极发挥网络课堂育人功能,上好网络“宣传课”。
学院借助网站、重科机械之声公众号等载体,积极开展党的民族政策宣传、民族文化政策知识竞赛等活动,及时总结提炼并在各专业各班推广好经验、好做法,不断形成“新媒体+民族团结进步”微矩阵。同上网络一堂课、辅导员“进圈入群”进入学生圈、朋友群,在“面对面”之余,也“键对键”“心对心”,扩大思政教育“朋友圈”。学校连续三年举办的辅导员“行走课堂”将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搬到网上,进一步延伸网络阵地,创新思政教育形式,用网络思政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以喜闻乐见的形式、身临其境的体验,获得学生热烈欢迎。
三、工作成效
学院始终遵循少数民族大学生培养的规律性,科学规范做好教育管理工作,切实上好“四堂课”,筑牢学生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聚力学生成长成才。
(一)聚集合力,“思想教科书”续写。学院坚持把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放在首位,坚持把“红岩精神”思想意蕴融入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组建传承“李林忠班”,大力弘扬学院大学生烈士李林忠献身精神、求学精神、奋斗精神和集体精神,在思想导向上鲜明重引领。
(二)多元协同,“育人共同体”初成。依托院系、学校和省级培训,教师队伍民族宗教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能力显著提升,注重少数民族辅导员的培养和带动教育作用,建立的“家校联动”制度,进一步丰富了统战工作的实践内涵,协同育人机制已初步建立。
(三)精细管理,“校园即家园”构建。学院实行少数民族学生“一人一档”、“少数民族学生座谈会”,定期沟通座谈,进一步强化了学院对少数民族学生培养的教育、管理和服务,每学期加强“两走一贴近”百余次,增强了感情和学生认同感。
(四)融入群体,“大统战格局”显现。学院采取“嵌入式”“无差别化”管理,坚持和创新各族学生共学、共居的校园环境。上好“四堂课”引导青年学生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体现了统一战线“大团结大联合”的重要思想。
(五)齐抓共管,“专业与成长”同频。学院切实落实学校“三全育人、五育并举”要求,近年来,学院学生成长成才喜获佳绩。少数民族学生积极参加各类科技竞赛,荣获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大赛、机器人大赛等市级及以上的奖项50余项;学院坚持将“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打通学生高质量就业通道,通过开设“西门子实验班”、“龙创汽车班”深化校企合作,向三一重工、中冶赛迪等大型企业输送优秀学生50余人。
四、努力方向
(一)发挥优势,突出特色。学院在设计开展上好“四堂课”时要更加注重实际,更加侧重不同民族历史文化、风土人情、习惯风俗等,避免活动内容趋同化,从而更好地发挥组织优势,突出民族学生培养特色。
(二)学用结合,提高实效。学院要将“育人”和推动发挥作用相结合,做到十项育人协调统一,在上好“四堂课”的模式下开展深入学习研究和社会服务,鼓励少数民族学生到基层建设家乡,切实提升建设实效。
(三)加强交流,推进互促。前期工作中,“四堂课”在人数参与、开展过程等方面存在不平衡,要进一步加强院系之间、专业班级之间的交流研讨,改进工作,进一步提升协同建设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