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下午,由周文潇教师主讲的“耳蜗流固耦合环境下微结构复合运动及信号转导机制研究”学术报告在砺志楼L301会议室如期举行。此次报告由学院科研秘书田宇主持,吸引了约180名师生参加,与会者共同探讨了耳蜗动力学和听觉信号转导的前沿课题。

会上,周文潇教师以耳蜗解剖结构为切入点,系统讲解了耳蜗的频率拓扑特性及其对声音信号的调谐与放大功能,生动展示了特定频率与耳蜗位置一一对应的精密机制。接着,他深入分析了耳蜗非线性特性的核心功能,详细阐述了如何利用多尺度非线性耳蜗模型揭示听觉上皮在被动振动与主动振动模式下的动态行为。
报告内容既具学术深度,又贴近实际应用。他指出,该研究对于分析外毛细胞损伤引起的听觉障碍具有重要意义,并可为人工耳蜗等听觉辅助设备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支持。与会者在提问环节踊跃互动,就耳蜗非线性机制、实验技术与应用前景等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
本次学术报告不仅展示了听觉科学领域的最新进展,也为相关研究人员搭建了思想交流的平台,进一步推动了耳蜗信号转导机制的深入探索。